Intellipid

小丽,红白站=arclla 犬狼旧文已搬运

LOG 4:切尔诺贝利

仍是在春总的安利下看完切尔诺贝利,ep1~3,4~5,间隔很久,现在只能模糊地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。

看完ep3时明白春总的疑惑,也明白为何要安利我:“这个剧到底想讲什么?”类似于麦基提到的theme,每个剧作家写下第一行前都会准备好的“核心”。核心往往抽象,宏大,好为诸多信息提供容身之处,却又简练得能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。Ep3完食的瞬间,疑惑达到顶峰,这部剧和想象中的实在太不一样。

无法规避的两个讨论:美国人,美国人与苏(露)的审美差异。能觉出这部片子做了非常多的努力,呈现出的效果也能拿到一个“O”,但,仍能看出是非苏(露)的作品。不过这似乎很难强求,毕竟米和苏向来处在审美的两个极端,二者也很难相互理解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:不带目的的信息即为噪音,那么,这部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,尤其是,创作者来自地球的另一个极点?他们跨越赤道,到底是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
最后一集做出揭示,即使我对它仍然很谨慎:这部剧,(似乎)是为了呈现“真实”。

 

关于剧集本身:

首先,这部剧有我非常喜欢的气质。大段的景物镜头,比声音更多的沉默片段,细节,细节,各处细节,比起裁切感严重的作品,更能给人一种浸入式的体验。就时长来说,迷你剧集比电影优越太多,有更多空间去讲一个大块的故事,也能采用更奢侈的表达手法。看完ep3的时候,发现这部剧让我想起了《雨鼓》:用缓慢的节奏,充沛的细节去描述一场战争,呈现出的气质几乎是凝滞的——切尔诺贝利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。

台词已经尽量向苏(露)靠拢,但仍然能听出皮下是米,因为,苏(露)多数时间才不会这么说话呢。语言是所有因素集合下的产物,自产生的一刻起,又将本身变成社会链条的一环……这太容易露馅了。不过,即使是这样,也有值得截图的台词,坦诚的瞬间总是异常珍贵,其光芒能穿越壁垒。

相比支线来说,更喜欢主线,遗憾的是,五个多小时似乎还是太短了。

 

假设剧集呈现的客观部分皆为真实,那么,是谁的错?剧集在这儿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批评的神色,个人认为,全剧米米色彩最浓厚的瞬间是,“It is cheaper.”

这个理由不应用那种神色,那种语气提起,不过可以理解。

剧集的归因如下:human error,体制错误。二者其实是一回事,后者是前者量变到质变的累加,然而,指向一部无形的机器,总能得到更令人满意的反应,因为,错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接住了,no one gets the real blame. 

但是,生活往往比这还要复杂,并且,真实原因,往往不是非此即彼,也几乎不是被最快承认的那些。

 

题外话:

这部剧的尝试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《俄国纪行》,约翰‧斯坦贝克与罗伯特•卡帕在苏联,算是米对露伸出的一根触角。这本走马观花般的记下苏联若干地点的日常生活,基调算得上轻松愉快,结论是,“他们与我们也并无不同”。

现在有意愿,有能力去对一些更深刻的事情做出认真的讨论,总归是好事。

 


评论
热度(3)

© Intellipid | Powered by LOFTER